前段时间分享了内毒素清洗的FDA经验后,受到行业小伙伴们的“抨击”,内容过于粗犷,不用心,感觉有点对不住小伙伴了。在这里,小编只好拿一些干货出来分享了。
最近确实太忙了,有段时间没有跟大家分享欧美GMP检查经验了。在今年8月底的时候,帮助广东某个企业进行了TGA的现场检查支持,并且协助翻译,实话说我的翻译功底还是很有限的,只是好在专业功底足够,因此翻译就算打了个酱油,主要还是帮助企业解决在检查过程中的一些烫手“山药”。
在9月初,帮助一家企业顺利通过FDA现场检查,我也是在现场全程陪同。两个企业的检查之间相隔不到1周,立即飞过去协助。今天就不讲FDA项目了,单单讲下TGA项目。下次再单独分享FDA现场检查经验吧。小编最近成了“铁拐刘”了,在这两次国际GMP检查的时候,都不得不拄着双拐行动。所以,汇报晚了,望大家见谅。
闲话少叙,转入正题。铁拐刘给大家带来报道。
这次TGA检查总共有两位资深的检查官,在检查前,我们跟对方沟通的时候,两个检查官提出要求分场地同时检查。因此,此次检查涉及到的内容更多。我此次检查主要任务是跟进对方的主检查官,检查官为一名男性,考虑到信息保密,名字暂且不提,感兴趣的人员私我,再另行分享。此次检查,我非常兴奋,因为检查官的水平确实蛮高的,在之前也做经常执行TGA的现场检查,经验丰富水平高。哦,忽略了,忘记介绍这次检查的产品为:无菌制剂(非最终灭菌),涉及到多条产线,为TGA的首次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规说的PAI检查。TGA的法规依据是PIC/S法规。
在这里铁拐刘也啰嗦下,未来3-5年内,中国将正式加入PIC/S组织,意味着我们也要向这些PIC/S组织学习,另外我们也需要了解PIC/S的法规,所以未来PIC/S法规可能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哈。当然,我们可能会保留我们国内的GMP,但GMP的升级肯定是必然的趋势。
甲方这边,我们已经合作多年了,前面也帮助甲方通过了欧盟GMP认证(德国)。但这次检查的个人觉得比德国的检查水平更细,更高,更深,尤其是在对无菌的过程检查。所以,这次检查遇到高手,我也是非常的兴奋和荣幸。
此次检查共5天时间。检查老师不追求检查的进度和检查的全面性,但检查的深度确实非常深。在完成简单的首次会议介绍后,检查官就进行了分场地检查。因为是PAI检查,检查官核查了MAH情况,看得非常仔细,也问了产品的药品许可持有情况,查看产品的代理商的合同,代理上的协议等,包括产品的放行管理。在这里也补充一点,大家可以相互学习,也是TGA与欧盟或美国不同的一点,TGA是允许产品在生产企业(非澳大利亚境内)进行的放行,在澳大利亚境内可以不需要再像欧盟那样进行放行。
所以,有些企业在签署与代理商的协议或批放行的时候,确实需要考虑风险。可能我们只是做了运输放行,最后,在澳大利亚境内人家也不做放行,结果就已经用上了产品。那样成了两个地方都落空了哈。
检查官在第一天检查了偏差和变更清单,这些关键偏差实话说,经过我们亲自审核过的,基本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因为作为PAI检查而言,涉及到的产品批次不算很多。所以,基本问题都已经逐项处理了,但检查官首先确认了偏差清单是否完全包含,包括OOS清单是否完全包括。发现未完全包括,因为还涉及到其他国内产品的产线的偏差,因此,有时候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必然是存在调查的证据链没有那么详细的。而这位检查官也不管是否为出口或是国内的偏差及OOS,随意点选后就直接开干。
检查官问得很详细,偏差里面发生的任何活动是否有足够的调查,足够的证据等,这里涉及到客户的信息,不再扩展。但可以说下,一个偏差差不多看了2个多小时,当天花了6个小时左右看了3个偏差和一个OOS。
我们的客户执行还是蛮好的,但这么长时间聚焦到这些偏差里面,而且这些内容基本都是满足国内法规要求的,自然是也有些吃亏的。
第二天,两位检查官分开仔细检查了车间的生产以及培养基模拟灌装对于无菌的操作问的非常的细致。这天的检查,我确实蛮认可检查官的水平的,虽然检查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也让企业的无菌水平做了提升。
陪同检查官(女)花了一整天时间仔细得查看了培养基灌装的方案,包括全部干预,然后又仔细看了干预的录像。对于听装的物料从D级传递入B级,在B级存放多长时间后,再传入到A级层流,全部过程仔细的查看,并对关键的干预,如,更换分装轮等活动,她认为这些大风险的活动是不应作为干预活动放进来,应该是一种异常操作。
此后又陪同检查官仔细的检查了现场的操作,包括:人员手部消毒的操作,确认现场人员是否认真完成手消;更换铝听等关键活动的操作是否有记录;铝听在B级存放后,再次进入到A级是否经过杀孢子剂处理等。
另外,检查官继续检查了OOS和现场,尤其是比较认可的是检查官可以花两次时间去检查灯检和包装,并且,主检查官提出要亲自检查。我陪同检查官查看了现场,包括QC和生产等模块。检查官对灯检模块非常细致的进行了核查,包括该灯检机为滚轮式的人工灯检。灯检的速度、灯检的背景,并计算了人员每分钟的灯检数量,核查了灯检人员的培训,包括:不合格品的培训,灯检的样品代表性,灯检的考核方法。制定的缺陷灯检品缺少一些代表实际情况的,不认可人工做的灯检样品。对于这样的检查,我也很高兴,难得遇到一些真正的高手。
在贴签岗位的产品剔除,没有做挑战,如我们做测试或验证的时候,没有喷墨的标签会被剔除,但没有挑战那些喷墨效果比较低的情况,是否可以被剔除。
接下来,检查官对于标签的管理,标签的计数设备的准确性,包括:用来做空白卷的标签的数量,以及对应的设备日志,标签计数设备的每个旋钮及按钮都进行了细致的盘查。由于客户的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否则这个项目也可以有很多的解决办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检查官这次的检查对于包装和灯检都是很优秀的。检查官也检查了真空泄露测试,对于每一步都细细过问,最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泄露测试的压力,泄露测试用的亚甲基蓝需要有明确的浓度范围等。
此前我们对该企业清洁验证在审核的时候,我们也提到了清洁验证的方法开发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方法做回收率的确定,如,不仅仅是只用擦拭法,也需要考虑淋洗法等。在检查前也跟客户进行过讨论,但客户最后未修订,还是被检查官提出来了。
在第三天和四天检查官持续审核了相关的验证和QC现场等,最后计划对记录审核都没有完成审核了。检查官关注的还是更多为GMP的深度。
铁拐刘曾经打了一个比方,检查就像看一个橘子质量是否有问题。国内的检查注重的检查的面,甚至会安排很多的检查官过来,PAI的检查阵容强大。最多的我见过是有10人+的检查,当然检查的产品是生物制品。检查的时间也是8-10天,可以想象是非常恐怖的存在。甚至客户的检查室和用来专用餐厅吃饭都有点促襟见肘的感觉。国内的检查这么多人会把橘子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的查看,而国外的检查因为政府体系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公务员队伍。因此,对于这个橘子就采用扎针的方式,安排1-3位人员,通常1~2位人员到现场寻找关键的位置,一针扎进入,看看究竟怎么样,不求多而广。一针见到底,没有问题就可以通过。
铁拐刘又啰嗦了,如果看官想转台,真是不送哈,但可以不要骂人就好的哈。拜托,打字也需要时间的哈。
另外,检查官还是欧美的老风格,喜欢串联检查,关联检查。如,对于产品的偏差里面发现跟原料厂家的物料特性有关,影响了产品的分装流动性。后续在检查PQR的时候,看这个内容是否被记录,再看对这个客户的现场审计的时候有没有相应的追踪关注等。就是把质量体系都拉通看各个环节,包括在投诉里面是否有相应的客户反馈等。
最后板块关注的还是QC,QC这块对于无菌产品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内毒素和无菌以及环境监测的核查。
主检查官仔细得核查了内毒素样品的收集和混样品的代表性,对于需要混合样品的情况,我们的内毒素结果是否可能会被稀释或者跟我们开发的内毒素方法存在不同的情况呢。我们样品混合后只是取了一点样品,在按照倍数稀释后,可能导致我们的内毒素无法检测出来。
在环境监测这块,监测官关注了B+A区表面菌、沉降菌培养皿和浮游菌培养皿的培养后的检查,包括检查的照明条件,包括检查人员,对于这些培养皿的检查,需要考虑双人复核。
最后一天检查的内容不多,基本是延续检查了一些其他内容的。最后检查官宣布基本没有问题。
此次的TGA官方现场检查经验分享就到此结束啦,接下来我们还会分享更多的国际GMP现场检查经验,敬请期待!